TTNews更新日期:2008/04/29 15:00 朱宏瑜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朱宏瑜】
不同於其他人退休後過著無事一身輕的生活,鄭春梅與陳嘉正夫妻倆人,選擇加入慈濟志工繼續貢獻所長,奉獻自己圓熟的處世經驗和豐富的閱歷,用心推動慈濟在全球落實社區的服務。
2004年,當鄭春梅從高雄市中山國小退休時,並沒有選擇過著到處旅遊等悠閒生活,反而與中油退休的先生陳嘉正,一同把握當下,善用每一刻,投入參與國際賑災的行列,而在災區身歷其境的感受,讓他們多了一份使命感。
因此,鄭春梅與陳嘉正接著便響應證嚴法師所推動「愛灑人間」運動,挨家挨戶輕按鄰家門鈴,將「愛灑人間」理念帶入別人的家庭,足跡走遍高雄與屏東,透過家訪,找回曾因搬家而失去聯絡的慈濟會員,也接引了一些想回饋社會,卻不知管道的會眾。他們也深入校園,讓孩子跨越冷漠、對立,從付出愛與感恩開始。
抱著純粹奉獻、完全利他的心,鄭春梅與陳嘉正帶動三民、鼓山地區「大愛媽媽研習」,為的是在現今社會青少年價值觀、家庭問題層出不窮的境況中,協助教師、家長,灑播愛及善的種子,為孩子的教育投入關注,融入社區付出擴大了自己的生活圈,也結交許多新朋友,能夠有機會再發揮專長與黃昏歲月,人生價值就全然翻轉。
從退休老師到終身教師,鄭春梅重拾教鞭、春風化雨,在岡山園區的「蕙質蘭心外藉配偶成長班」,陪伴了外藉配偶長達五年的時間,教導她們熟悉台灣的社會文化,以及如何孝敬公婆、相夫教子的人情義理,和學員培養了如母女般的感情,學員都喊她「媽咪」。有一年鄭春梅生日,很多學員,包括無法來參與課程的學員與久未謀面的學員,在得知春梅媽咪生日時,紛紛用她們的方式為媽咪送上祝福。
有因生活經濟因素假日仍須上班工作,而無法繼續參與外配研習課程的學員特地包了一份紅包禮金來祝福媽咪生日快樂,信中充滿思思念念在岡山園區上課的點點滴滴;有些學員因為有事當天無法來上課,買了一束鮮花前來祝賀媽咪;來參與課程的學員,在課程接近尾聲時,獻上所有學員的「簽名感恩卡」,大家一同歡唱生日快樂歌,感恩鄭春梅對他們的愛與關懷。
去年開始,夫妻倆在慈濟鼓山聯絡處推動成立「社區長青成長班」,關切逐步邁向高齡化的台灣社會,結合專業教師、慈濟志工等眾人智慧,設計優質長青成長課程,透過身心靈方面的成長課程,帶給社區長輩們健康快樂的生活。老年!不再是人生的下坡,而是另一階段的開始。
今年慈濟基金會在岡山志業園區開辦的「看見希望~弱勢家庭課輔暨家庭成長教室」,由鄭春梅與陳嘉正與一群退休和在職的教育工作者,在面對近年來單親、隔代教養、外籍配偶的家庭結構急遽增加,父母往往忙於工作或離婚,將孩子托給阿公阿嬤撫養,長期下來孩子功課有問題,無法立即給予指導,因而課業問題越積越多,孩子課業漸漸落後。
在教育崗位上永遠退而不休,鄭春梅與陳嘉正更發現,退休後參加越多的學習活動,就越能融入社區的生活,現在參與志願服務越投入,心理適應就愈好,不僅可以滿足表現和貢獻的需要,也可以發揮所長,讓我們的社會更詳和進步。
我要了解固定收益信託理財專案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